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心意门|xinyimen|xinyiliuhequan

标题: 李新民老师的拳架 [打印本页]

作者: 古城飞羽    时间: 2005-3-14 20:58
标题: 李新民老师的拳架
在心意门秘籍里,李老师的好多式子后脚跟是抬起的,这不对吧。请各位老师指教
作者: wga6    时间: 2005-3-20 21:47
标题: re:对的!!!
对的!!!
作者: 豫龙    时间: 2005-3-22 12:13
标题: re:李老师的拳架、我没见过、一般来说脚后跟抬...
李老师的拳架、我没见过、一般来说脚后跟抬起、是不可取的。
作者: 三伏三九    时间: 2005-3-22 21:07
标题: re:抬脚后跟以助力,请细阅李老师所著全书
抬脚后跟以助力,请细阅李老师所著全书
作者: 铁马秋风    时间: 2005-3-22 22:41
标题: re:抬脚掌直接有踩意,为古传.虚步是个人理解...
抬脚掌直接有踩意,为古传.虚步是个人理解不同,不是心意本色吧
作者: cccc    时间: 2005-3-23 13:03
标题: re:这个问题讲了多次,还在说。理解这个问题还...
这个问题讲了多次,还在说。理解这个问题还是从拳艺之根去找。
作者: 武林怪侠    时间: 2005-3-24 02:23
标题: re:呵呵!什么抬脚不抬脚啊!武术中应该做...
呵呵!
什么抬脚不抬脚啊!武术中应该做到一切顺其自然嘛!太讲究古老了,不实用拉,
打个比方说有人拿刀子来对付你,还容许你想:我脚后跟抬起来 还是别抬呢?
作者: 铁马秋风    时间: 2005-3-24 20:03
标题: re:古意抬脚掌直接有踩意,节省进攻时间.
古意抬脚掌直接有踩意,节省进攻时间.
作者: 铁马秋风    时间: 2005-3-24 20:04
标题: re:虚步小腿肌肉收缩,过于紧张
虚步小腿肌肉收缩,过于紧张
作者: 铁马秋风    时间: 2005-3-24 20:13
标题: re:但很难说虚步不对,因为这跟一个人的反应和...
但很难说虚步不对,因为这跟一个人的反应和理解有关,脚跟着地,意在近身打时控制,脚尖点地,可随时起脚打,各有千秋
作者: 铁马秋风    时间: 2005-3-24 20:22
标题: re:李新民之子李岩干瘦,进警校时,和一健壮男...
李新民之子李岩干瘦,进警校时,和一健壮男生发生纠纷继而动手,李岩3下5除2地把那人打了个半死.李新民知后,把李岩很打了1顿.由此可见李新民家风严谨,武德高尚,由李岩的身手可知其父之一斑.因此说,由李的功夫,自有本人的理解和心得
作者: 武林童话    时间: 2005-4-3 23:01
标题: re:抬起增加胯张力,变化更快,得真拳.
抬起增加胯张力,变化更快,得真拳.
作者: wwwwbb    时间: 2005-7-31 14:28
标题: re:呵呵 我学的是李老的拳 自学 其实是顺...
呵呵 我学的是李老的拳 自学  其实是顺劲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7-31 21:00
标题: re:只要发力正确就可以了,无所谓抬不抬脚跟。...
只要发力正确就可以了,无所谓抬不抬脚跟。
练心意关键在于发劲如何,不要钻牛角尖。
作者: 横刀立马    时间: 2005-7-31 21:23
标题: re:只要发力正确就可以了,无所谓抬不抬脚跟...
只要发力正确就可以了,无所谓抬不抬脚跟
----
不能这么说.
抬跟就是掀跟,这在拳艺上是大忌.卢老前辈有几张照片是抬跟的,有些人不明理,说卢老也是这样,怎么错了?其实卢老前辈在拍摄这几张抬脚跟的拳照时,就同弟子说过,年纪大了,登不下才抬起后跟的.后人不明才拿卢老作比较.
抬后跟与不太抬后跟,重心不一样,发劲也不一样,可以简单的说,前者适合初学,后者适合有基础的人.在上海前者普遍多为锻炼解家心意拳的人,后者多为于(化龙)家,也有马(小凯)家及王木林老师.这是锻炼心意六合拳外形中的说法,也是明规矩的练法.然功夫上身之后,就不存在着抬不抬后跟的问题了.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7-31 21:55
标题: re:横刀兄,差矣。练心意内气关键在于座臀...
横刀兄,差矣。
练心意内气关键在于座臀,竖脊。
你试试全身裹束时,再不抬脚跟,会怎样??
试试,你就知道。
作者: 横刀立马    时间: 2005-7-31 22:21
标题: re:座臀,竖脊--97兄,不抬后跟,...
座臀,竖脊
--
97兄,不抬后跟,身子成你所说的"座臀,竖脊"是怎样?抬后跟会怎样?你也去体念一下,看看那个东西最上身.
作者: 初窺門徑    时间: 2005-7-31 22:35
标题: re:楼上的抬后脚根是为了把重心放在前脚,也就...
楼上的抬后脚根是为了把重心放在前脚,也就是这个动作结束马上变艺,后脚根抬起利于后脚进步,如果不抬后脚根那么重心仍在后,要进步时不还是要把重心至于前脚(支撑腿)
抬后脚根也是在每个动作结束时才抬起的.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8-1 00:06
标题: re:我所说的抬后跟是缩身时的状态,比如龙调膀...
我所说的抬后跟是缩身时的状态,比如龙调膀,追风赶月等,当然静止状态,重心在中间。
相对而言,如虎扑,撑步摇刷把等弓牮步,必须后跟撑住地,且后跟与后脑成一直线,这点,横刀兄,无异议吧?
但如果,龙调膀、追风赶月等,后脚跟是着地的,那大概只能是静止状态的吧??否则,怎么走??心意还是靠走,出功夫的!!
还有,我可以肯定,如龙调膀、追风赶月这种低架把,如后跟不抬,身体必前倾!!

身体前倾了,何来整劲??
呵呵,横刀兄,你说对吗?
作者: jymax    时间: 2005-8-1 08:26
标题: re:在发力的瞬间,脚跟踩地,根据形势前脚踩或...
在发力的瞬间,脚跟踩地,根据形势前脚踩或后脚踩,一踩而发。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8-1 11:10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jy...
下面引用由jymax发表的内容:

在发力的瞬间,脚跟踩地,根据形势前脚踩或后脚踩,一踩而发。


是的,老兄说得很对。
发力时,脚跟踩地,有了上下之拔劲。平时,走时,或静止低架时,硬要所谓的不抬跟,岂不是太僵,不利下一步的动作连接。
作者: leonlion    时间: 2005-8-1 16:37
标题: re:我有一段吴秋亭老师龙吊膀的视频片段,不知...
我有一段吴秋亭老师龙吊膀的视频片段,不知如何发布?
作者: a25416    时间: 2005-8-1 20:49
标题: re:各有各的练法,不必局与一式。
各有各的练法,不必局与一式。
作者: melida    时间: 2005-8-2 20:27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横刀...
下面引用由横刀立马发表的内容:

只要发力正确就可以了,无所谓抬不抬脚跟
----
不能这么说.
抬跟就是掀跟,这在拳艺上是大忌.卢老前辈有几张照片是抬跟的,有些人不明理,说卢老也是这样,怎么错了?其实卢老前辈在拍摄这几张抬脚
抬后跟与不太抬后跟,重心不一样,发劲也不一样,可以简单的说,前者适合初学,后者适合有基础的人.在上海前者普遍多为锻炼解家心意拳的人,后者多为于(化龙)家,也有马(小凯)家及王木林老师.这是锻炼心意六合拳外形中的说法,也是明规矩的练法.然功夫上身之后,就不存在着抬不抬后跟的问题了....


横刀立马,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请问你练时抬了脚跟么?
作者: melida    时间: 2005-8-2 20:32
标题: re:解家都是初学者么?于家的连初学者也都是有...
解家都是初学者么?于家的连初学者也都是有基础的人么?
作者: 横刀立马    时间: 2005-8-2 21:21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me...
下面引用由melida发表的内容:

解家都是初学者么?于家的连初学者也都是有基础的人么?

你没领会我帖子的意思.
我说的意思是抬后跟比较容易于初学者掌握.懂吗??
你这样断章取义的说法,与我所发的涵义背道而驰.
作者: 初窺門徑    时间: 2005-8-2 21:32
标题: re:樓上的給你點建議大家討論都是只對事不...
樓上的給你點建議
大家討論都是只對事不對人
希望你也應如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8-2 22:56
标题: re:大家纯讨论技术,不要吵。说说拳艺,挺...
大家纯讨论技术,不要吵。
说说拳艺,挺高兴的事,弄到门派之争,就没意思了。
作者: melida    时间: 2005-8-3 00:12
标题: re:哎呀,在下只是就文法的逻辑关系造成的意思...
哎呀,在下只是就文法的逻辑关系造成的意思提出一些疑问而已,并非是什么门派之争,
显而易见的了,
前面说了:"前者适合初学,后者适合有基础的人",云云.
后面只是隔了个逗号(你哪怕隔几句话也好),就开始说:"在上海前者普遍多为锻炼解家心意拳的人,后者多为于(化龙)家,也有马(小凯)家及王木林老师"
而后你又说什么:"这是锻炼心意六合拳外形中的说法,也是明规矩的练法."

是在下的语文学的不好,断章取意,理解错了?还是你故意王婆买瓜厚此薄彼?

我还是那句亘古不变的话
"做人要厚道"

再次声明,在下只是从文词逻辑关系上看到的,没有其他意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作者: 横刀立马    时间: 2005-8-3 07:59
标题: re:还是你故意王婆买瓜厚此薄彼?"做人要...
还是你故意王婆买瓜厚此薄彼?
"做人要厚道"
==
我已经就你提出的说明了我回复的意思了,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吧!
哈哈,今后是得从语法上多下功夫,免得招人误解.
作者: nico    时间: 2005-8-3 09:51
标题: re:“拳论”有言:“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拳论”有言:“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脚跟抬起,必然失去根节,谈何发力。除非没有打算以此为根。

当然,膝攻、足攻也是抬脚,但这时三节已变,足变为稍节而不是根节了。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8-3 09:58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ni...
下面引用由nico发表的内容:

“拳论”有言:“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抬起脚跟,必然没根。除非没有打算以此为根。

当然,膝攻、足攻也是抬脚,但这时三节已变,足变为稍节而不是根节了。



我们讨论的是在裹束、低架状态时抬不抬脚跟的问题。
不要钻牛角尖

我还是老话,只要发力正确了,无所谓抬不抬脚跟。
有些东西是说不清楚的。
作者: nico    时间: 2005-8-3 10:12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hu...
下面引用由huuuu97发表的内容:

我们讨论的是在裹束、低架状态时抬不抬脚跟的问题。
不要钻牛角尖

我还是老话,只要发力正确了,无所谓抬不抬脚跟。
有些东西是说不清楚的。

同样在低架状态下,抬起脚跟比不抬要容易做的多。

这一点很容易实践。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另外,如果没有根,发力很难作正确。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8-3 10:21
标题: re:“同样在低架状态下,抬起脚跟比不抬要容易...
“同样在低架状态下,抬起脚跟比不抬要容易做的多。”

确实!!

“这一点很容易实践。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这问题,我,包括我师门,仔细研究过。

“另外,如果没有根,发力很难作正确”

单纯理解这句话,是对的。但发力是连贯的。不抬脚跟,发力太僵。
作者: 燕山雪    时间: 2005-8-3 12:10
标题: re:大家看看于化龙和凌汉兴两位老先生的熊出洞...
大家看看于化龙和凌汉兴两位老先生的熊出洞拳照,后脚跟是不抬起的。而且凌先生在拳谱中引用卢老前辈的照片是有备注说过后脚跟不应抬起,卢师因年事已高,所以抬起。脚跟不抬,架子放低,拳架工整,方见功力。个人以为练是练法,用是用法,用法之中,随曲就伸,抬与不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最短的时间使对方丧生战斗力。练法中如果脚跟抬起,其时使借力取巧,不利于出功夫。个人看法。
稍后我会贴一张凌先生的拳照。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8-3 12:50
标题: re:谁熊出洞抬脚跟了??龙调膀呢??不抬...
谁熊出洞抬脚跟了??
龙调膀呢??不抬脚跟,练练看。

好了,不谈这问题。

如果,有缘,再交流。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8-3 12:53
标题: re:真奇了怪。怎么不说猴束蹲,该抬不抬脚跟?...
真奇了怪。怎么不说猴束蹲,该抬不抬脚跟??呵呵。想想好笑
作者: huuuu97    时间: 2005-8-3 14:20
标题: re:好文,总版主说的是运动科学。和我的实...
好文,总版主说的是运动科学。
和我的实践相同。
作者: melida    时间: 2005-8-3 23:17
标题: re:^_^ 哈哈 ^_^ 哈哈 ^_^...
^_^ 哈哈  ^_^  哈哈  ^_^

在下最喜欢的几句话就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涿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涿我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为锉。

做人要厚道。
作者: a25416    时间: 2005-8-4 18:30
标题: re:根据重心调整来决定,只要把力发出来就可以...
根据重心调整来决定,只要把力发出来就可以了,那你们说说拳击是练错了还是练对了,他们的步伐都是抬后脚跟的。
作者: 追风赶月    时间: 2005-8-4 21:57
标题: re:我的感觉和理解:这个问题曾经困挠了我很长...
我的感觉和理解:这个问题曾经困挠了我很长时间,到底脚跟要不要抬,而且本人还对同一动作的抬与不抬都作了实验练习。后来,老师跟我说,心意拳是很随意的,你爱怎么练就怎么练,只要力道出来了,能抖出丹田之劲就可以了,心意本来就可以用高、中、低三种架式来练,很多动作高架时脚跟容易着地,低架时脚跟就会离地。同时,练趟时重心也很关键,在前就抬得多,在后就着地的多,前面的朋友已经说过了,不重复了!反正一句话,只要你功夫深时,想抬就抬,想不抬就不抬。呵呵,我是我的体会。对不对,请批评指正!
作者: 燕山雪    时间: 2005-8-5 20:25
标题: re:img../images/fil...
此主题相关图片

作者: 燕山雪    时间: 2005-8-5 20:25
标题: re:img../images/fil...
此主题相关图片

作者: 圆月弯刀    时间: 2005-8-6 10:41
标题: re:看过戚继光的长拳三十二式吗??
看过戚继光的长拳三十二式吗??
作者: 豫龙    时间: 2005-8-6 11:39
标题: re:技术上的讨论很有益处、我同意追风赶月网友...
技术上的讨论很有益处、我同意追风赶月网友的看法。
作者: a25416    时间: 2005-8-6 13:22
标题: re:越低的架子后脚跟的肌健拉的越长。
越低的架子后脚跟的肌健拉的越长。
作者: 古城飞羽    时间: 2005-9-20 15:43
标题: re:龙吊膀,后脚跟抬起吗?哈哈哈
龙吊膀,后脚跟抬起吗?哈哈哈
作者: bjqumiao    时间: 2005-9-21 15:12
标题: re:说得好顶,
说得好顶,
作者: bjqumiao    时间: 2005-9-21 15:16
标题: re:没坐个屁糊敦吧.
没坐个屁糊敦吧. 
作者: 人间至理    时间: 2005-9-21 16:10
标题: re: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否有理,先问本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否有理,先问本门师尊.再自已在练后要思考,练拳也练脑.外三合是否合住,是否体现了六艺.还有内在的意劲如何.与楼上共同探讨.
作者: 青铜器    时间: 2005-9-22 23:56
标题: re:一言以蔽之,河南所练之心意拳,是脚跟抬起...
一言以蔽之,河南所练之心意拳,是脚跟抬起,脚尖点地的。
利于发力,利于变化,利于运动。
上海现代派,,不说了吧。
上海老前辈,卢嵩高脚尖没翘起;上面所发的图片凌汉兴脚尖没翘起……
我见过王选杰之功舞,其有脚尖先落地,亦有脚跟先落地,视动作有别。
李紫剑轨迹拳要前脚掌先落地,这样才能有刹车力发出整劲。李紫剑河南人。
作者: 紫星    时间: 2005-9-23 01:17
标题: re:有句老话,叫做:各人各法,只要得法。我个...
有句老话,叫做:各人各法,只要得法。我个人认为有道理的,心意拳自姬祖师始创至今巳有将近四百年历史。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心意拳体系。所以,在某些动作细节上存有不同,是很正常的。只要"得法",这个"法",就是心意六合之"法"。
作者: bjqumiao    时间: 2005-9-23 01:40
标题: re:本来心意拳不是跪的。马学礼在清真寺给改编...
本来心意拳不是跪的。马学礼在清真寺给改编了,是回回的礼拜姿势,为了当时的民族派别。摘帽,静脸,礼拜姿势才成这样子。两腿立起力量肯定充足,那些是门外教法,门内不会那样练的。
作者: bjqumiao    时间: 2005-9-23 01:46
标题: re:李紫剑扛着猎枪,牵着狼狗比武吧,他实在烈...
李紫剑扛着猎枪,牵着狼狗比武吧,他实在烈害。不敢提‘’‘’‘’‘///////////////////




欢迎光临 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心意门|xinyimen|xinyiliuhequan (http://xinyiunion.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